湖 山 鐵 道 簡 介

 

一、緣起

  小時候,每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坐莒光號回苗栗鄉下。上了高中以後,每天搭乘淡水線461次普通車上學,在北投站看著列車調頭推入新北投支線,又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柴電機車、東線改軌的DH200、尚未改裝的柴油客車,甚至珍貴的臥車等等出現在我眼前,總有不同的驚喜。凡此點點滴滴,使我喜歡上火車,甚至逐漸產生了一種想法──何不自己做一個場景,把火車翫之几席之上呢?

  後來在大學時期,曾經試圖收集HO比例的火車。可是總共只買了幾段鐵軌,以及幾輛Lima的貨車廂,就發現金錢固然是個問題,空間更是無法配合,於是只能中途放棄。那些鐵軌和車輛,目前都還放在角落,倒是成了我的「夢交通」。

  民國八十四年,我開始擔任教職。第一次拿到薪水,立刻跑到西門町的萬年大樓,試探性的買了一節N比例的Kato蓬守車。然後,為了讓這輛車能動,第二個月我又買了輛DD51機車,再因為沒有鐵軌,又花錢買了個Tomix的基本組。你想,這樣兩節哪成一列車呢(雖然我在淡水線的確有看過)?於是又投下幾節車廂;最後,火車嘛,總是要上演「會車」的戲碼,於是──出現了第二輛機車頭······  

二、開始建設

  民國八十七年,「湖山鐵道」正式運作。初期採用「邊運轉邊建設」的方式,也就是只有鐵道和火車,市區一片荒蕪,連調車場都不完整。經過幾年,才慢慢擴充規模,成為今日的局面。

  之所以要稱作「湖山」其實是因為小時候曾經看過一個房屋廣告,叫作「湖山新城」。當時以我的認知,覺得哪可能有像廣告上那麼美好的地方?於是我想出了「湖山新國」這名稱,並且設計出了一連串的故事。等到我計畫要建造這鐵道模型場景時,我就把這名稱直接用了上去。

  總體來說,要做到這麼一個場景並不簡單,光是規畫就花了一、兩個月的時間。而在建設的過程中,「都市計畫」更是由於各種原因一再更改,雖然盡可能做到精細,還是有很多部分不甚滿意,甚至「土地重劃」的。我個人覺得,這麼長的建設期間,固然可以使自己在生活中不斷享受工作的樂趣,而整個「城市」就這樣一點點發展起來,比觀察螞蟻做窩的遊戲有趣多了。

     

    草創初期,剛上好底色的湖山鐵道檯面   (長條形空白處即為湖山站用地)

三、湖山鐵道之車輛

  自從 1995 年開始收集火車以來,湖山鐵道之車輛多為日本製,和大部分對鐵道模型有興趣的同好一樣,這是因為歐洲車價位較高,而且日本車在某些程度上和 臺灣的火車有些類似。但是近年台鐵車輛的N比例模型在市面上大量出現,因此自二00四年起,將車輛之收集定在以下三個方向──

 1、各式臺鐵車輛;

 2、「京濱急行」電鐵各式車輛;

 3、舊日本國鐵一般色柴油客車。

四、湖山鐵道現況及未來展望

  現在,城市大體而言發展已經到了飽和狀態,因此幾乎不再購入任何房屋模型,而將重點放在上面跑的火車,以及其他可變換的零碎物件上,例如港口裡的船、機場裡的飛機(在此多為1/144),以及路上的小汽車等等,希望藉由這些變化,常保這個場景的新鮮和活力,讓這個屬於我自己的小小天地能夠長久保存,也使個人能累積足夠的經驗,再和各位先進作更多交流。

  未來,也有可能試探其他小型主題式場景,不過這需要更多精神,或許要等一段時日了!

  二0一0年,因為原有房間的運用,將場景拆卸後再於另一處組裝,基本上沿用大部分軌道,不過場站的有效長度大幅增加,再加上場景重新規畫,現在已經可以容納十輛編成的電車或九輛客車編組,並在其中規畫了6.5mm(Z比例)軌道作為輕便鐵路之用,新場景完成至某一階段,將會在此網頁公開,也請各位屆時多多指教。

 

2015 年 10 月之全景圖。

 

 

五、湖山鐵道諸元

比例:N規(1/150~1/160)

長度:主體約4.8公尺

寬度:主體約3.0公尺

軌道:

 一般路線:Tomix為主,部分使用Kato系統

 窄軌路線:Marklin為主,部分使用Micro-trains軌道

控制器:Kato 標準型控制器(一般路線)

    Marklin 標準型控制器(窄軌)

主要線路:湖山本線(雙單線)、大澳支線(單線)

     潭尾支線(單線)

     潭尾線(窄軌單線)、湖山線(窄軌/三軌制單線)

最大彎道半徑:R=317mm(TOMIX區間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=315mm(KATO區間)

       R=220mm (窄軌區間)

最小彎道半徑:R=280mm(TOMIX區間)

       R=282mm(KATO區間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=195mm (窄軌區間)

車站:4座,湖山站、湖山北站、大澳站、潭尾站

窄軌車站:3座,潭尾站、湖山站、(裝車場站)

場站有效長度:機車×1+客車×9或機動車×10

最大坡度:約4.5%

運轉模式:Endless,同時可供三列車運行

無自動或數位控制

場景左半部

場景中央部

場景右半部

回到湖山鐵道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