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山機場( 二)

  

  遠航波音737特寫。機門可以作開/關的選擇,打開的機門是用另一片塑膠板作成,夾在機身上,如果把原來的機門裝回去,也可以變成關門的狀態。自從松山機場改為國內線專用之後,有一段時間此型機是除了軍用運輸機之外,台北上空最常出現的飛機。 機尾的國旗已經改為正確格式,與華航所塗者不同,機身上的英文字也已更換。

 

  遠航 「卡拉維爾」模型(AIRFIX)特寫。這模型應該已經絕版,我是在網拍上無意間發現的。此型機早在民國六十年代末期即已除役,因此只能憑有限的資料來製作。雖然遠航總共只有三架這型飛機,不過在我小時候對它印象深刻,因為它起飛時的聲音非常大,我記得它的噪音大到連飛過半個台北盆地都可以聽得一清二楚。 此型機曾經在民國六十年代中後期與波音737混合運用,當時我曾經看到遠航的時刻表上除了737之外,還有一種機型叫「CVL」,就是卡拉維爾式。

 

「卡拉維爾」的另一面。

 

這是由GORGI的金屬飛機改換塗裝而得的「子爵式」。

 

「子爵式」的另一面。

 

  民航公司(CAT)的DC-6B「翠華號」(Minicraft)。如果像Herpa等完成品不算的話,這是少數原廠即附我國民航塗裝的飛機模型,所以我把它買了下來。我沒有見過這架飛機,甚至在我出生之時,民航公司已經停止營運。舊的〈讀者文摘〉上有「超級翠華號」的廣告,最近一些懷舊書刊上亦有介紹當年「翠華號」的宣傳資料,我原本以為民航公司的客運機隊應該比今天的華航還要龐大,最近才知道像這種DC-6和後來的CV-880、波音727一樣,都是「僅此一架」。據稱就是因為這種因素,間接導致民航公司終止了它在台灣的客運業務。

「翠華號」的另一側。

 

  遠航舊塗裝波音737-200二號機(Airfix)。這架和上 面一號機的最大不同在於機尾飛鏢形狀比較趨近真實狀態。不過兩機並列時並不會感到有什麼太大差異。二00八年三月已將此機機尾之國旗改為正確格式。

 

  遠航波音737一號機與華航同型機並列。現在的人,一定很難想像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,國內主要航線居然只靠這兩種不同塗裝的波音737獨撐大局。直到政府宣布開放天空之前,在松山機場起降的,除了軍用運輸機,就剩這兩種客機,跟國內航空市場開放之後的盛況,實在不可同日而語。我猜在那個年代,恐怕很少有人會想到濱江街看飛機吧?

 

  這架歐亞航空的JU-52(Herpa)其實是家人所有,我借來放在這邊展示。廣義來說,這應該也算是國內航空的一部分吧?

 

復興航空A-320(REVELL)。飛機鼻輪前面的那根拖桿是自行拼造的小配件。

 

復興航空A-320的另一面。

 

復興航空A-321(REVELL)。這套標貼是在網路上偶然間買到的。

 

遠東航空波音757(MINICRIFT)。

 

 

下一頁

回到湖山機場首頁